本書分五個章節,第一章會從心態着手,講述建構息賺投資組合的基本考量是「夠用就好」,作者此章引用了管理基金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,踏入人生不同階段的讀者可依此計算出需要的回報率或資金,藉此為投資打下重要的心理基礎。 第二章至第四章,分為「固定收益」、「儲股賺息」及「多元化收租」,詳細解釋定期、年金、高息股、房託以及物業等多種投資產品的特性,作者還依據其豐富的經驗把這些產品的風險分級,讀者可以按照分級及風險胃納,把資產分配到不同的產品,在可控的風險下組合出最高收益的配搭。 最後一章,作者介紹了啞鈴投資法和資產再平衡策略,指導讀者要持以恒,學懂息賺將令收入循環不息,隨年月見證複利威力。
精選文章
楊書健: 點知道自己要幾多錢? 夠用就好
錢係永遠唔會有人嫌多,但同樣地錢係永遠都賺唔完。所以究竟要賺幾多錢先至啱?一定要計清自己所需目標,咁先對退休生活嘅規劃更有效!即睇睇下房託投資專家-安泓投資總監 #楊書健 有咩Tips🎬🎬🎬 #信報出版 #網上書會 #REITs #息賺 #資產分配 #投資理財 #有邊...

2020年6月8日星期一
【息賺】WFH或成未來大氣候 傳統經濟體式微
【Now財經台】近日市場資金似乎追棒傳統經濟股 ,本地收租、房託股上月底都由低位反彈。不過,財經雜誌 《福布斯》 形容,三大行業「影院、商場、寫字樓營運」被疫情摧毀,原本 #Expedia 在中環中心全層的辦公室,目前正於市場尋求「頂租」,似乎前景較為慘淡,未來傳統經濟股前景會如何?
#安泓投資總監兼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 #楊書健 表示…
#Now財經台
2020年6月5日星期五
2020年6月1日星期一
【息賺】單炒估值低因素 可撐起大市嗎?
【息賺】今日港股大反彈,除了炒作政治因素外,港股估值低殘亦是原因。以《彭博》計算的PE值睇,香港是全球主要股巿中唯一PE(市盈率)跌破十倍的市場,這個炒估值因素,可能進一步推高恒指? 安泓投資總監兼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楊書健就指......
#息賺 #Now財經台 #市盈率
訂閱:
文章 (Atom)